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一章 独占鳌头(下)(2 / 2)

终于要见到这首千古绝唱作者的真容,台下众人也全都激动起来,甚至连台上的苏轼与苏辙等人,也全都四处寻找着这位大才子。

“宁复在此!”

人群中传出一个清朗的声音。

无数道目光全都看向发声的位置,只见在人群中间,一个长身玉立的少年站在那里,面对这么多人的注视,少年却是神情淡定。

宁复迈步走向高台,前面的人群自动向两侧分开,为他让出一条通行的道路。

“竟然是个少年!”

台上的苏轼等人再次震惊。

“是他!”

苏辙却惊呼一声,他终于认出了宁复。

“子由你认识他?”

旁边的苏轼闻言,也不禁好奇的问道。

“我和他只见过一面,不过章子厚好像和他很熟。”

苏辙犹豫了一下回答道。

听到章惇这个老友的名字,苏轼感叹道:“章子厚有识人之能!”

宁复这时来到台前,一步步登上高台。

“在下宁复,拜见苏学士、各位评判!”

宁复向苏轼等人行礼道。

“好一个少年才俊!”

苏轼再次打量了一下宁复,随即再次夸赞道。

“宁复,这道青玉案真是你自己所写?”

苏辙这时却忽然开口问道,他总感觉宁复和章惇的关系不一般,连带着对宁复参加诗会的动机也产生了怀疑。

“启禀苏侍郎,这首词是在下写给新婚妻子的,她就在这里!”

宁复抬起头直视苏辙,伸手一指旁边的明月楼道。

苏辙以前被称为小苏学士,但他现在官拜太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已经没几个人敢再用“小苏”称呼他了。

听到这首词竟然是对方写给妻子的,台下众人又是一阵惊呼。

明月楼上的柳清心更是捂住嘴巴,哭成了泪人儿,虽然之前有所猜测,但当听宁复亲口说出时,还是让她感觉心中的幸福就像是要爆炸开来。

苏辙闻言也无法再质疑,这首青玉案只从词意上来看,的确是描述了一个孤高淡泊、不同于金翠脂粉的美人形象,说是写给一个女子倒也十分正常。

当然这个美女也可以看做是个意象,你要硬说这首词寄托着作者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肯定也说得通。

“少年夫妻,比翼齐飞,真是羡煞旁人啊!”

苏轼闻言羡慕道。

身为诗词大家,苏轼远比任何人都清楚,诗词只是一时有感而发,写的时候根本不会想太多,只不过有太多的人喜欢过度解读罢了。

比如当初的乌台诗案,苏轼就差点被这种过度解读害死,毕竟解读的角度可以是善意的,当然也可以是恶意的。

“宁复,你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才情,真是难得,请上鳌灯!”

苏轼再次宣布,其它评判看着宁复的目光中也满是欣赏。

上元诗会举行这么多年,独占鳌头之人中,就数宁复最为年少!

“多谢!”

宁复向苏轼道谢。

这时有人上前,引着宁复开始登上鳌灯。

随着宁复登上鳌灯,整个诗会都开始沸腾起来,台下的观察欢呼雀跃,不少人都在高声诵读着青玉案,将诗会的气氛推到了顶点。

鳌灯内部有楼梯相通,所以宁复很快就登上了鳌头位置的小平台。

平台上准备有笔墨,有人拉上条幅,请宁复留下墨宝,这也是诗会的传统。

宁复提起毛笔,台下万众瞩目,所以有人都想知道,这位才华横溢的少年会写些什么?

不过宁复并没有急着下笔,而是扭头看向旁边的明月楼,这里与明月楼平齐,透过窗子刚好可以看到楼中的情形。

只见柳清心满脸激动的站在窗前,诗社的其它少女围扰在她身边,如果众星捧月一般。

“柳姐姐,姐夫好像冲着咱们这边笑了!”

其中一个少女激动的叫道。

“你们说姐夫会留下什么墨宝?”

又有一个八卦的少女问道。

“这还用问?肯定是和柳姐姐有关,毕竟这首青玉案就是写给姐姐的!”

李清照这时翻了个白眼抢先道。

柳清心听到这里,又是激动又是害羞,心中又带着十分的期待,两眼也痴痴的看着鳌灯上的那个身影。

宁复虽然听不到柳清心那边的对话,但大概也能猜到这群少女会说什么。

“给自己立一个痴情的人设虽然不错,可惜痴情却不能当饭吃啊!”

宁复低头自语道,随即这才落笔,写下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