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八十三章 自刎谢罪(一更)(1 / 2)


元魁瞬间飞扑上去,却忘了自己的身后还背着荆条,一使劲倒在了地上。

幸好兰公主及时扶住了宁王,才没让他倒到地上。

“放心吧,我给他下了一点点药。他两天两夜不吃不喝,体力不济,便是个女子也能轻易打倒他。”

更别说是用了楼兰的秘药了。

元魁趴在地上,无力地点了点头,院外的护卫都涌了进来。

“抬去正房吧,禅房又偏僻又简陋,他要如何养病?”

兰公主这么一说,护卫们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听从了她的话。

厨房立刻送上了熬好的稀粥,时时在灶火上煨着,就等着宁王愿意进食的时候。

粥换了一锅又一锅,两天两夜,都没能送出去。

这下终于送出去了,宁王府的底下人,都松了一口气。

兰公主的法子简单粗暴,虽然宁王醒来后可能会更生气,但……

总比让他活活饿死强。

把嘴掰开,一勺粥灌进口中,然后把他的下巴合上。

兰公主喂饭的方式,也极为简单粗暴。

却很有效。

“公主,殿下的手好像动了!”

兰公主欢喜地放下碗,喂了他两天,他总算醒过来了。

这是兰公主这辈子,经历的最长的两天。

她从来没有这样伺候过人,也从来没有这样期盼一个人醒来,更期盼他……

能够彻底放下。

她欣喜地看着宁王,见他睫翼闪了闪,果然慢慢地睁开了眼睛。

睁眼的第一刻,他看到正房的陈设,便知道这里不是禅房。

再看到兰公主欣喜的面容,那眼神一下子冰冷了起来,而后偏过了脸去。

兰公主满面笑意,瞬间僵在了那里。

他竟连看自己一眼,都不愿意了……

那一瞬间,满腹的心酸和委屈,让她的眼眶中含上了泪意。

只是一瞬间,她睁大了眼,死命将泪意咽了下去。

再开口的说话,又装作了一副满不在意的样子。

“殿下若是不想看见我,我走便是。只是事情已成定局,还请殿下不要意气用事。”

她难得这样正经地称呼宁王,叫人听着有些不习惯。

宁王卧在床上,慢慢地抬起身子。

因为病弱,他的动作显得迟缓,兰公主不禁脚下一动。

很快又收了回来。

这个时候,他是绝对不希望自己搀扶的。

“回楼兰去吧,如果你向圣上请求,他会同意的。”

在圣上眼中,兰公主本来就是个麻烦。

兰公主愣了愣,没想到他醒来后对自己说的第一句话,竟然是这样。

“回楼兰?”

她千辛万苦从楼兰来,现在一事无成,就要这样回去吗?

这绝不可能。

“你不回去就待着,反正本王是绝对不可能娶你的。”

宁王面无表情,叫人猜不透他的心思。

“从一开始,本王就只想利用楼兰的势力,从来没想过要娶你,你可明白?本王唯一想娶的那个人……”

他顿了顿,似乎觉得再提那个名字,都让他愧疚万分。

便道:“走吧,在本王改变主意之前。”

兰公主清楚地从他眼中,看到了无情的杀意。

“如果我不肯走,你会杀了我,是吗?”

兰公主说出这话,声音里有她自己也意料不到的苦涩。

“会,如果她死了,本王会让你给她陪葬。”

他说的不假思索,兰公主丝毫不怀疑,他会说到做到。

她一直费劲心思,想取悦他讨好他,帮助他争权,争那个位置。

她以为自己只要足够用心,总有一日,宁王会发现她的好。

毕竟沈风斓是床前明月光,是他追不上的彼岸,只有她才是枕边清霜,触手可得。

更何况,她并不比沈风斓差得太多。

直到她听到宁王的这句话,才发觉自己的想法,不过是一个笑话。

她和沈风斓,在他的心里,差了十万八千里。

如果她和元魁派出去的人,真的要了沈风斓的命,他会毫不犹豫让他们陪葬。

她的全心全意,换来的,却是这样的毫不犹豫。

多么令人可笑。

兰公主不禁笑出了声。

“你要杀我,是恨我,还是想绝了你自己的生路?除了楼兰,除了邸家,你现在还有什么呢?如果沈风斓死了,你预备拿自己给她陪葬,是吗?”

如果她没有用药,在昏迷之中强迫他进食,那么他现在或许已经达成所愿了。

兰公主觉得自己分外可笑。

她从来没见过,有人的爱情是这样的。

这样艰难,甚至毫无希望,却执着得像宿命。

这是爱情,还是他的偏执?

如果她早知道宁王对沈风斓,是这样的感情,那她一开始就不会来大周。

死也不会踏足大周一步!

宁王声线冷漠。

“本王拿谁给她陪葬,不劳公主操心。”

门外闪过一个黑影,元魁站在门外,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他膝行而来,在地上留下两排痕迹,直到跪在宁王的面前。

“殿下,属下愿意将功补过,去岭南找沈侧妃。属下会把一切的事情跟她解释清楚,那都是属下的擅作主张,与殿下无关!”

宁王没有理会他。

兰公主道:“我去!如果沈风斓死了,不劳殿下动手,本公主自刎谢罪,如何?”

宁王听见这句话,眼皮微微抬了抬,始终没有说什么。

元魁跪在地上,一向刚强的他落下了泪水。

兰公主连自刎谢罪的话都说出来了,宁王仍然没反应。

这一回,他是真的做错了。

宁王待他,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见宁王没有反应,兰公主越发心灰意冷。

“请殿下等我的消息,不要沈风斓没死,殿下反而先去黄泉路垫背了!”

说着大步迈步了寝室,走到门口的那一瞬间,脚步顿了顿。

终究是担心他的身体,又被一种莫名的自尊堵住了喉,说不出口。

“元魁,照顾好你主子,等我回来!”

……

轩辕玦提出的以匪治匪的方法,收效比想象中还要快。

他们以钦州城作为中心,大当家带人人和先前在南宁投降的山匪,四面开始了剿杀和劝降。

同是山匪,对方是什么货色,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好人就劝降,坏人直接杀,大当家的逻辑简单粗暴。

因为手底下的人太多,他一开始还有些不适应,总觉得人用不完。

“打一个山头哪里需要一千多人?最多两百个就好了嘛,不要这么多!”

拿出他的名号来,劝降是轻而易举的事,这些士兵如轩辕玦所说,的确只是充个人数。

他的自信让那些屯兵,都感到怀疑。

可是天悬峰的山匪是轩辕玦带来的,他们就算有什么怀疑,也不敢直接表现出来。

“那就分两拨,我带一拨去另一个山头。”

二当家成竹在胸,为了不占大当家的风头,便要了三百个兵。

人数还是有很大的富余,大当家索性让三当家和四娘他们,也各领一路分头行动。

这样自己赚来的功劳记在自己头上,反而更让人欢喜。

也极大地提高了速度。

左千坐在府衙之中,笑得合不拢嘴。

他只需要这么坐着,然后听底下的人前来汇报,哪处山头又被攻克,便轻轻松松在纸上记下一笔,然后命人去处理善后的工作。

人在衙中坐,功从天下来,左千对大当家等人,越发刮目相看。

沈风斓倒是闲暇了下来,除了时不时照看一下浣纱那处,余下的时间就是享受岭南当地的风味。

像她最喜欢的荔枝,眼下正好成熟,足可以吃个痛快。

沈风斓光是吃还不尽性,见府衙里有几颗荔枝树,便想亲自采摘。

陈执轼从楼上看下去的时候,正好看见沈风斓的身影,在树梢上晃动。

他吓了一跳,连忙朝底下大喊。

“你这是做什么?摔到了地上怎么办?还不快下来!”

说着飞快地跑下楼,这才发现轩辕玦站在树下托着沈风斓,这才放下心来。

“想是剿匪之事进行得太顺利了,殿下居然这么有空。”

明明是沈风斓要采荔枝,他反倒说起轩辕玦来,好像是轩辕玦想胡闹似的。

轩辕玦笑了笑,“本王自然清闲,顺便养伤嘛。你就清闲不了了,这剿匪的事完了之后,就全是你的事了。”

陈执轼代岭南道观察使,除了剿匪之外,还有很多善后工作归他。

譬如安顿山匪,教化百姓,重开学堂……

陈执轼点了点头,“这些事不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等殿下把山匪的事解决了,剩下的我可以慢慢来。”

一个圆球状的东西,忽然砸到了陈执轼脑袋上。

原来是沈风斓摘了一颗荔枝,故意用来砸他。

“轼表哥,你的意思是,不跟我们回京城了吗?”

“不回了。京城有什么好的?我都待了那么多年了,正好想换个地方待着。其实我小时候就是在岭南长大的,圣上这次派我来,是派对人了。”

定国公在岭南道任上的时候,陈执轼就出生了,在岭南待了几年才回到京城。

沈风斓又砸了一颗荔枝下去,这次是砸到他怀里。

“你尝尝,甜不甜?”

陈执轼接住那颗荔枝,把红艳艳的果皮一剥,鲜嫩的汁水便流了出来。

“嗯,甜!”

沈风斓给他的,便是酸他也会说甜。

轩辕玦笑而不语,抬起头来问沈风斓。

“该下来了,你都摘了小半箩筐了,够吃了。”

沈风斓难得使唤轩辕玦一次,哪里舍得就这样下来?

“殿下稍等一会儿,我要多摘一些,一会子让人送回京城去,叫舅舅尝尝鲜。从前都是旁人送给他,他再送给咱们。现在咱们就在岭南,也给他送一回。”

陈执轼不由笑了起来。

沈风斓又道:“母妃也喜欢吃荔枝,叫她好好尝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