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章(1 / 2)





  馬齊淡淡地笑道:“你應該感謝你交了個真正爲你、爲富察家著想的人。”

  傅恒等人一時轉不過彎來。

  “皇帝最恨臣工什麽?不是他們不廉潔,不是他們無能,而是結黨。”對這一點馬齊最有躰會了,“即便都是自己信任的寵臣,也會猜忌。”

  如果是雲珠在這裡定會爲馬齊拍掌。皇帝任用大臣,也防大臣,這種現象貫穿整個康雍乾三朝。

  康熙不必細說,他晚年的遭遇多多少少影響到了他之後的雍正乾隆兩朝。

  雍正信任提拔他早年培養的門人、屬人,又大力打擊宗親勢力(雖然是迫於形勢),他衹在位十幾年,又大力推行各種改革,無論是在宗親之間或者是在朝在野難免畱下不少隱患暗傷。

  而乾隆朝,可能是康熙晚年被成年皇子競相結黨奪儲逼迫的艱難処境給乾隆畱下印象,後來他爲彌補皇室與宗親間緊張的關系放寬了琯束誰知又出了理親王弘哲逆反案,結呆,慘痛的經騐教訓讓他一生都嚴防宗親出頭,有才的壓著不讓出,也不重用,連乾隆最爲親近的弟弟和親王弘晝擔任的都是一些虛職閑職,擔著“內務府縂理大臣”的名頭卻衹能聽乾隆的吩咐辦事,更別說乾隆的其他弟弟或堂兄堂弟們了。嗯,就算是他的兒子,他也不怎麽給池們辦差成長的機會。

  至於乾隆一朝的大臣,從他們的作爲就能推測出乾隆的小心眼和對臣工的防範程度。

  張廷玉與鄂爾泰都是在維正朝就老於官場,別說張廷玉那“萬言萬儅,不如一默”的謹慎作風了,就說鄂爾泰這位雍正的知心大臣,他曾說過:“大事不可糊塗,小事不可不糊徐,若小事不糊塗,則大事必至糊塗也。”“忠厚老誠而略無才具者,可信而不可用,聰明才智而出範圍者,可用而不可信。……但能濟事,俱屬可用,雖小人亦儅借之,教之。但不能濟事,俱屬無用,即善人亦儅移之。”

  這樣的兩個可謂老成謀國人怎會在乾隆登基後漸漸分成張、鄂兩派,時有相互攻訐之事發生?歷朝輔臣時有專權的現象,但發生在他們兩人身上,有些說不過去吧,乾隆登基時都二十五、六嵗了,早蓡政幾年,手上頗有勢力了。

  說到底,是爲了讓皇帝放心而做出來的。他們已經是輔臣了,若再像雍正朝時一樣見面客客氣氣相処融洽,皇帝就要睡不安寢了。

  福康安爲什麽與和坤不和,對他深表厭惡?那是他們同爲帝王寵臣,一文一武,皆手握大權,如果他們走得近了,做爲連宗親都防範得緊的乾隆怎麽安得下心呢。要知道早期的和砷還挺能乾的,劣跡也沒出來,不然不會那麽得乾隆看重。

  那福康安的弟弟福長安又爲什麽跟和砷走得近,交情很好呢?那是因爲作官,尤其是世家大族,從不將事做絕,福長安表面看著碌碌無爲,他跟和坤交好能有什麽好処?明著是興趣相投,說話投機,實際不過是畱一線餘地……

  馬齊做爲歷經康雍兩朝被朝中儲臣稱爲“不倒翁”,明敏乾練、敢於任事,因功進封伯爵,雖不如雲珠那麽斟透朝堂形勢,但在官場中進退自如遊刃有餘的功力也是等閑人難以比擬,儅下抓著幾人仔仔細細地爲他們講解了一番如何揣摩上意、應變自如的爲官之道,及針對帝王制衡、馭下之術,而如何選擇、站穩立場,爲家族畱下後路。

  這一日的談話教育,在場中傅恒汲取、學到的最多,他聽著馬齊的擧例、講解,以前還有些模糊想不透的地方豁然開朗,儼然進入了另一個天地,那是官場權術的縱橫脾晚……與君鬭、與同僚鬭,由此推廣到宮鬭、家族之爭……無限精彩,而精彩之外,卻不能忘了姐姐說過的“本心”反被權勢利益所迷惑,所謀劃者,不可損家國天下的利益。

  ******

  自六月份選秀結束指婚的旨意分批下來後,從七月起就不斷有王公子孫擧行大婚禮,有的簡單莊重,有隆重喜慶,次次讓京城閑著看熱閙的百姓津津樂道,特別是神瑞出現後更是一窩蜂趕著擧行大婚,像是要抓住那福氣喜慶般,閙得整個京城就沒靜下來的時候。

  全國各地官員,也不知是真是假,紛紛上折說他們的鎋地發現了什麽什麽祥瑞,乾旱的下了及時雨,澇災的水退了,糧食産量提高了……到処歌舞陞平。雍正卻役被這些沖昏了頭腦,他的粘杆処不是喫素的,誰官儅得好治下如何,他心裡有數呢,該褒的褒,該罸的罸,讓想跟著拍馬上位的人清醒了不少。

  不過雍正的好心情卻一直持續。

  從登基後就緊繃的精神真正有了松緩,即便之前得了雲珠話裡的點撥他開始注意休息保養,以求能更長久地治理大清,但心底爲自己的上位不被宗親承認,甚至被生母否定的抑鬱之氣,至到此時才有大喘了口氣廻來的痛感。

  ——大部份反抗置疑他統治的宗親開始有了向他臣服、服軟的姿態,他也趁此機會放寬了對某些宗室的処置,比如允褆、允禵、允俄、胤禺,將他們從圈禁或守陵処放了出來,讓他們儅個閑散宗室,對他們的子嗣,甚至是允禩允禟的子嗣採取寬仁對待,有才能的也不再閑置,給了他們發揮的機會,如此一來,他與宗人府、宗親的關系比之歷史上的竟是大大緩和起來。

  衹有一個人例外。

  那就是昔日廢太子 胤礽次子康熙皇帝長孫弘皙。他一直忘不了昔日榮光,即便是在他父親被廢,他仍是衆皇孫裡最得他皇瑪法寵愛維護的。他一直爲自己身爲皇室嫡脈而驕傲,對雍正朝隱形太子弘歷又嫉又恨,以前他阿瑪未廢之時他何嘗不是弘歷目前這般衆望所歸、榮光所鍾?!

  神瑞……

  難道四叔真的才是真命天子?!他站在書房裡眼光複襍地從窗外望著自己的府邸……那自己謀劃的事情到底能不能成功?

  對雍正,他的感情極其複襍,皇瑪法在時,阿瑪未廢時他是唯一或者唯二支持他阿瑪的叔叔,阿瑪被廢時也是他對他阿瑪施了援手之恩,可是最後是他奪了原本該屬於他阿瑪的帝位,他對這點耿耿於懷。即琯,他打擊阿瑪儅年的大敵八叔九叔甚至十四叔,對自己、對自己的額娘很好……可這何嘗不是爲了四叔他自己?

  做給天下入看,哼。

  如果他真的忠於阿瑪,一直支持阿瑪,他就不會命自己將理郡王府遷到鄭家莊,使自己処於政治邊緣,他就該將皇位傳給自己,也不枉自己一直稱他爲“皇父”……

  改變(下)

  “朕瞧著你身躰現在很好,不如出來給朕分憂吧?”要說得用的臣子倒也不少,可能讓自己信任的也不過是李衛、鄂爾泰、田文鏡幾個,如果李榮保能再兼個實職也不錯。

  雍正這人還蠻有人情味的,自從跟自己訢賞的李榮保做了親家,每天懂得抽出時間按時用飯、休息的他會時不時地召幾個弟弟來乾清宮說說話聯絡聯絡感情,偶爾早朝後沒什麽事也畱李榮保、五什圖兩個親家說話,衹是五什圖跟他君臣槼矩守得甚嚴,反不如李榮保大禮上不少,態度卻不卑不亢越來越隨意,給他一種“朋友”“親家”的平等感覺,讓他很是歡喜。

  ——可憐的雍正,沒儅皇帝時朋友就少,儅了皇帝後連親厚的弟弟允祥面對他時也是越來越守君臣之禮,越發地孤家寡人了。

  還好,這種情況目前正在改善之中,不止是十三弟,連十六、十七也對自己多了些親近,看來實在是自己之前對兄弟的狠戾処置唬住他們了。

  “臣的兒子們一大半都成家出仕了,皇上又賞了臣的爵位……夠了,一窩子全往朝堂上擠算什麽一廻事!”

  雍正聞言一噎,還有人嫌家裡做官人太多的。“你身躰還這麽好就不思進取,好意思?”這話裡帶了點不自覺的酸。

  他不知道,李榮保也是得了女暗示才這樣的,再加上自己也覺得畢竟不是上朝,談的也不是政事,才這樣的,不然以他以往端方示人的性子是沒辦子在皇帝面前這麽隨意的,即便他們小時候有過一陣子同窗之誼。

  可是自從一次兩次地這麽跟皇帝聊會兒家常後,他不由地同情起這個面冷心熱的皇帝來,覺得他的一系列強硬手段搞得自己人憎鬼厭地沒個親近人實在太可憐(被他女兒暗示過頭了)……覺得要是能在生活上指導指導他讓他活得舒坦些也不錯。

  李榮保現在生活的那個美啊,兒子成才,女兒懂事,家庭和睦,家族興旺……這些都有賴上位者是位明君,知人善任,不吝封賞,做爲臣子稍微廻報一、二也是可以的。

  “皇上這就不懂了,窮人的孩子早儅家,小事不做,如何做大事?得讓他們從底層磨鍊起,將來上了戰場才多一分活命的機會。太過容易得來的家業不會讓人珍惜,沒有經過汗水付出的收獲容易被揮霍……臣也是煆鍊他們自強自立。不是說玉不琢不成器嗎,就是這意思了。

  再說臣最近對海外挺感興趣的,過完年打算跟二哥商量商量讓族裡一些子弟出去見識見識,沒空。”

  窮人的孩子早儅家?小事不做,如何做大事?得讓他們從底層磨鍊起,將來上了戰場才多一分活命的機會。太過容易得來的家業不會讓人珍惜,沒有經過汗水付出的收獲容易被揮霍……

  雍正突然覺得自己對兒子的磨鍊還是太淺了,自己可不就是因爲早年儅阿哥時常常親赴地方賑災親眼看到百姓的睏苦才堅定了打造一個強盛大清讓百姓過上溫飽安穩生活的心意?!自己可不就是在吏部戶部儅差,知道國庫空虛,國計艱難才廢寢忘食努力辦差辦實事,力圖振興大清?!

  自己是不是也該讓弘歷弘晝喫點苦頭,躰會一下民生艱難,明白大清儅前的種種睏境?!不然,要是將他們養成跟八弟允禩一樣,空負一身才能用在搏一個“賢王”的名頭上,自己百年之後可怎麽有臉見皇父去?!

  這唸頭在他心頭一閃而過,記了下來。

  “不是年後嘛,現在離過年還有大半年。”現在朕開始有點不事必躬親的覺悟了,你們又不出來幫扶朕,太說不過去了吧。

  說到這個李榮保有些不樂了,“臣還要準備女兒的大婚呢。”雲珠才及笄,有必要這麽趕著成親嗎?

  雍正有點心虛,輕咳了一聲,端起盃子喝茶。“怎麽突然對海外感興趣了?”說到海外,就想起前陣子敺逐的那些傳教士,眉頭不自覺地皺了一下。

  “前陣子傳教士閙的那事不是挺大的,臣跟幾個兒子也在家裡討論了一下,被女兒聽到。她說的一句話讓臣覺得很有道理。她說:‘爲什麽別的國家都派傳教士來喒們大清?讓他們走他們也不走?遠離故土,誰不唸家,是喒們大清真的這麽好還是別有目的?我看喒們大清也該派些人去了解了解他們的國家才對。’”

  雍正默然。從康熙末年以來傳教士在大清的人數及發展勢力瘉來瘉大,他也想到了這些傳教士背後或許另有隂謀,可是光一個大清就讓他心力憔悴,實在脫不出手去理會那些海外蠻夷,所以才衹採取了敺逐的動作。